康姓的来源

一、出自姬姓,为康叔后裔,以祖上谥号(或曰封邑名)为氏。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,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“康”,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,是为河南康姓。
二、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之后裔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梁书·康绚传》所载,汉代时,西域康居国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,以示臣服,汉代在西域设置都护,那位王子到达我国后就在河西落脚待诏,后康居国王子定居河西(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),其后人以国为氏,是为甘肃康姓。
三、出自古代突厥族有康氏。据《隋书》载:“突厥亦有康姓”。突厥为公元6世纪在今新疆境内的游牧民族。西魏时建立政权,康居王定居河西,主要是繁衍于我国的西北一带。关于这个康居国,根据《汉书·西域传》的记载“高长安城一万二千里”,拥有现在新疆以及苏俄中亚之地。隋之前疆域最广,族中有康姓。
四、出自匡姓,为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名讳,匡氏改为康氏。据《宋史》载,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,为避其名讳,令“匡”氏改为音近的“康”氏。
五、出自少数民族中有康姓:(1)金时女真人纳喇氏、清时满洲赫舍里氏、达斡尔族华力提氏,汉姓为康。(2)今瑶、蒙、土、羌等族中均有康姓。
历史上姓康的名人
康僧会:三国时高僧。世居天竺。他通天文、谶纬之学,尤娴经律。247年到建夜,孙权为之建塔,因始有佛寺,于是江苏佛法始兴。
康泰:三国时吴国人,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。约在公元226年和朱应出使扶南(今柬埔寨)等国,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,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(今印度)使臣,归国后撰有《吴时外国传》。
康与之:南宋时人。高宗时因上“中兴十策”而闻名。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:纯以农业为主,按口授田,自力耕织,平均分配生活资料,无私有制,无战争和剥削,反映了一种乌托邦思想。著有《昨梦录》。